二、雇主责任险具体是什么呢?
雇主责任险是一种“责任”保障,对于有直接雇佣关系的员工,雇主需要负担其雇员因意外事故产生的医药费、诉讼费及经济赔偿责任。在从事保险单所载明的与雇员的业务有关的工作时,因遭受意外事故而受伤、残废或因患有与业务有关的职业性疾病,所致伤残或死亡,被保险人根据法律或雇用合同,须负担医药费用及经济赔偿责任,包括应支出的诉讼费用,由保险人在规定的赔偿限额内负责赔偿的一种保险。简单来说就是员工在工作期间受伤,雇主需要支付员工受伤治疗带来的医药费用,或进行经济赔偿。有人会问,雇主责任险保障的是工伤,员工个人都会被强制上社保,社保中包含工伤保险,那我为什么还要买雇主责任险呢?第一,工伤保险属于社保范畴,得到的是最基本的保障,是按照某地区工资的平均水平进行赔付的。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保标准是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纳社保,那么员工因伤身故后得到的工伤保险赔付额就会较低,对员工家人来说可能是杯水车薪。第二,除了工伤保险报销的项目外,还有部分费用需要用人单位自己承担。
(1)停工留薪期待遇;
(2)护理费;
(3)5-6级伤残的伤残津贴;
(4)5-10级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5)最低缴费基数与实际工资待遇差额;
因此,工伤保险能为企业提供一定的保护,但并不能十分有效地转移用工单位的风险,企业老板需要一份雇主责任保险,来降低用工的风险。
李某是被保险人某线缆有限公司的雇员,于2019年6月入职被保险人,入职后任职生产车间主任。2020年2月19日,李某在指挥并协助车间工作人员搬运设备时因地上有积水,脚底打滑摔倒,导致头、肩部受伤。检查后,李某被确诊为:颈椎中央管损伤综合征并枕骨骨折、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住院治疗25天,并经后续的门诊治疗后痊愈, 期间共病休117天。李某的本次事故被当地人社部门认定为工伤,并经司法鉴定机构鉴定为8级伤残。1、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75,000.00; 公司按照当地工伤赔偿标准就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和伤残赔付金打包对伤者进行了赔付,赔付金额:115,000.00,按保单约定:8级伤残赔付定额赔付:75,000,故按保单限额予以赔付。 (不需要解除劳动合同)2、伤残赔偿金:40,000;公司按照当地工伤赔偿标准就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和伤残赔付金打包对伤者进行了赔付,赔付金额:115,000.00,前述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保单已经赔付 75,000.00,故剩余的40,000在伤残责任项予 以赔付。 (伤残金单独限额,不因赔付误工费而扣减,10级伤残10%起赔)3、误工费:31,200.00;员工实际工资高于月误工费限额,所以按照保单误工费每月限额 8,000为基数计算,误工117天 理算额:8000/30天*117天= 31,200.00 (0免赔,最多赔付12个月,单独限额,不与伤残金共用限额)
4、医疗保险金:18,732.38;医疗发票金额合计 18,732.38,无第三方赔付及社保赔付,故在保单限额内据实赔付 (0免赔,100%赔付,包含自费药)5、住院津贴:2,500.00 ;100元/天*25天= 2,500.00 (0免赔,最多赔付365天)余某是被保险人某保安服务公司的雇员,余某于2016年3月15日入职被保险人,入职后被调度前往北京市某小区任职保安。2017年12月24日上午7时许,余某在值班岗亭巡逻过程中突然晕倒,其同事发现后立即联合几名其他同事一起把余 某送往急诊抢救中心救治。经急救中心全力抢救三小时左右,余某于2017年12月24日上午11时左右身故。经急救中心临 床推定:余某的死亡原因:猝死,呼吸心跳骤停。经当地人社会局认定:余某的上述事故属于工伤认定范围,予以认定 为视同工伤。1、死亡赔偿金:400,000.00 (余某虽属疾病出险,但属于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且被人社部门认定为工伤,故依然属于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2、医疗赔偿金:9,351.56 (其中有近3,000元的非医保范围内的诊疗项目)
郭某是被保险人某科技有限公司雇佣的雇员。2021年1月15日,郭某在去超市采购途中,过街天桥地面湿滑踩空滑落,导 致手脚扭伤及头部裂伤。被送往医院救治,1月15日住院,1月20日出院,并在家修养10天。1、意外医疗费: 5353.00(其中包含2100元自费药及检查项目)2、误工费: 1750.00( 3500/30*15=1750元)误工期间企业实际支付月工资3500元,低于保单月误工费4000元,以实际支付工资为基础计算误工费。3、住院津贴: 500.00(100元/天*5天=500元)
如果你的企业有这些岗位的话,我建议你,一定要投保雇主责任险,给公司的用工保驾护航:
1、劳动密集型
比如制造、餐饮、物流、商超等行业,人员流动性大,发生意外风险的概率高。
2、出外勤多
外勤员工, 发生意外、伤残、交通事故等安全事故的概率要远远高于内勤员工。
3、兼职员工多
兼职人员流动性大,线下活动较多,且企业无法提供社保,一旦出现意外,将给企业造成极大困扰。
如果您还不清楚如何完善保障,建议您咨询身边的保险销售人员,他们会更仔细的根据您的具体需求情况为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