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8号,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决定》,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本次修改只有一处,即第五条第一款修改为:“保险公司经保监会批准,可以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扬子晚报记者查阅修改前的条例发现,原来第五条第一款表述为:“中资保险公司(以下称保险公司)经保监会批准,可以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两相对比,修改版比老版少了“中资”二字。这意味着交强险业务正式向外资保险公司放开,中国保险业进入全面开放阶段。
背景:兑现习近平访美承诺
由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未承诺允许外资公司经营强制保险业务,外资公司一直被挡在交强险业务的门外。这一修改,兑现了今年2月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我国将对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的承诺。今年2月14日中午,中美双方发布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经济对话议定的《关于加强中美经济关系的联合情况说明》。《说明》提及“中方已决定对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在完成修改相关法规等程序后,将正式颁布实施”。
影响:业内认为保费不会下调
交强险对外资公司开放会如何影响消费者?南京审计学院保险系副教授唐汇龙认为,交强险向外资开放意味着消费者多了一种投保选择;但能否因竞争加大而使交强险费率下调很难说。他个人认为,由于目前交强险整体处于亏损状态,所以保费不可能因此下调。
据悉,由于在此之前外资保险不能从事交强险业务,所以在华外资保险公司如要经营车险业务,必须与中资财险组合,销售中资财险的交强险,再销售自己的商业车险;或找一家代理公司,通过合作来销售车险。这使外资保险不得不承担高昂的合作成本,因此在华的21家外资财险公司中,目前只有三星、国泰、安联、现代等几家经营了商业车险业务。
新华社:此举“利好消费者”
新华社就此发表新闻分析称,“多元竞争利好消费者”。
首先,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外资险企的加入意味着更多的选择,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
然后,竞争可能会促使服务升级。“这些年实在是被繁琐的车险理赔弄怕了,如果外资公司在效率和服务方面能比本土企业更好,即便价钱高一点,也会考虑外资交强险产品。”车主冯先生表示。
在中资险企独霸车险市场的情况下,“理赔难”一直备受广大车主诟病。在缺乏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保险公司缺乏提高服务质量和加强产品创新的动力与压力。
专家认为,在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的同时,对我国整个车险市场来说,外资进入的积极作用更多的是通过充分竞争推动这一市场的服务升级,提高整体的经营水平。(记者马燕)
名词解释
交强险的来源和要点
自2006年开始实行的交强险是内地首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施的强制保险制度。交强险全称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交强险条例分为总则、投保、赔偿、罚则和附则共五章四十六条。
《条例》规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实行统一的保险条款和基础保险费率。保监会按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总体上不盈利不亏损的原则审批保险费率。保险公司经营此项业务应当与其他业务分开管理、单独核算。
《条例》规定,被保险机动车没有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的,保险公司应当在下一年度降低其保险费率。多次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道路交通事故,或者发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保险公司应当加大提高其保险费率的幅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被保险人没有过错的,不提高其保险费率。
《条例》还规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责任限额。责任限额分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以及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国家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对于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的、肇事机动车未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或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情形,由救助基金先行垫付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全部抢救费用。
《条例》特别规定,酒驾或者盗抢车辆导致事故、恶意制造事故等情况,保险公司在规定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后,可向肇事者追偿。综合 更多影响
交强险和商业险的“捆绑”可能被打破
在我国,车险业务包括交强险和商业车险两大块。车主可将交强险和商业险分开购买,但理赔的麻烦程度让人望而却步,“就买一家”成为车主购买车险的首选,因此形成了交强险与商业车险捆绑销售的局面。
由于只能经营商业车险,在华外资财险公司不得不采用与本地同行合作、分别承保的方式,曲线进入市场,目前在华外资财险公司有21家。却只有少数几家经营商业车险业务。
“赔本买卖”会引起外资兴趣吗?
受访的多家外资保险公司表示,正在做多方准备,试水交强险市场。2011年8月,保监会公布的交强险第四份年报显示,2010年交强险,经营亏损高达72亿元。
这个看似赔本的买卖,为何会引起外资的兴趣?
“只有具备了销售交强险的资格,我们才能真正进入车险市场,独立自主地开展业务,分享商业车险的蛋糕。”一家外资公司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占财险市场规模约七成的车险,一直是财险公司最大的业务收入和利润来源。尽管交强险是亏的,但与商业车险捆绑起来,实际上保险公司是赚钱的。
国内车险市场是否会“大洗牌”?
交强险市场的放开是否会对中资险企构成冲击?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主任王绪瑾表示,交强险对外开放,短期内不会对市场格局产生较大影响,因为产险的销售主要看渠道和网络,外资保险公司网点较少,网点布局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某外资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外资险企的优势在于经营高端客户市场,不会盲目在车险市场上疯狂追逐份额。新华社